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之际,校团委在静海区吕官屯村举行乡村耕读文化美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暨金句润学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静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恩海出席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开始前,吕官屯村党总支书记朱杰带领全村党员与我校师生党员一道,共同在村新成立的“七一”广场鲜艳的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


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我校与吕官屯村签署乡村耕读文化美育实践基地共建协议。静海区陈官屯镇党委书记李胜利与校团委书记杨泽琳共同为实践基地揭牌,我校乡村耕读文化美育实践基地正式成立。


我校师生先后走进运河博物馆、吕官屯村艺术陈列馆、耕读之家实地探访,蜿蜒的运河、传统农具和农家生活场景一一展现在师生面前,大家深切感受到了耕读文化的魅力。在金句展厅,一幅幅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书法作品盎然铺展,村民们把对党的感激,涌动于心坎、洋溢于笔尖、展现于言语。随后,我校师生与吕官屯村包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网格员、志愿者,一起为吕官屯村的老人们煮喜面并冒着酷暑逐一送到村民家中,以共同吃喜面的方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


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市劳动模范、农民书法家刘智莉为在场师生讲授主题团课。她从自己作为代表实地观看神州飞船发射升空时的心得体会为切口,用淳朴的语言,亲切与学生进行交流,讲述自己的圆梦之旅,勉励在场学生在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上书写青春华章。在场师生与刘智莉共同书写金句,大家在书写中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补足精神之钙。大家纷纷表示,要将青春之小我融入祖国之大我,让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实践团成员、水利工程学院学生黄梓彤表示,作为在城市中长大的学生,本次活动让我切身感受到耕读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体会到先辈们晴耕雨读的耕读精神。作为农业院校大学生,亲身的乡村实践经历,更加深了我的爱农情怀,使我对新农村形象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更加热爱我所求学的城市。未来,我将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珍惜学校搭建的实践平台,在田间地头练就兴农本领,努力服务“三农”,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下一步,学校将切实发挥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的作用,依托乡村耕读文化美育实践基地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思源奋进,挺膺担当,在行动中汇聚青春动能、助力乡村振兴。
静海区陈官屯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陈官屯镇乡贤、吕官屯村功勋村民,静海区吕官屯村两委成员,各二级学院专职团干部代表、教师代表与团员青年代表50余人参加活动。(校团委供稿;文字:徐瑞深;摄影:张子岩 魏子棚;编辑:黄宝霞;审校:田健 赵斌)